您当前位置:首页 |
|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同行 做有“数”统计人
法律是维护国家稳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最强有力的武器,也是捍卫人民群众权利和利益的工具。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颁布开创了统计工作有法可依的新局面,2024年9月13日对统计法的再一次修改进一步将党中央关于统计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实践中的成熟有效做法及时固定为法律规定,有力保障了统计工作各方面、全过程都在法治轨道上规范高效运行。41年来统计法治建设不断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走进了千家万户,统计法治工作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作为一名统计工作者,对“统计法在身边”更是深有体会。
从小事中见统计法,做统计法律法规的坚定践行者。走上工作岗位,我深刻认识到,生活细节中处处可见统计,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登记失业率等一个个数字背后可窥见国家的经济、文化、民生等发展状况,因此,要真实反映实际情况,必须确保数据的完整、准确。在参加新录用公务员培训期间,我聆听了一堂由国家统计局龙泉调查队队长讲授的《增强法治意识,坚持依法统计》,在课上我了解到国调队有一项住户调查工作,采集记账户家庭中的柴米油盐、看病就医、旅游度假等一系列收支明细,听起来这样日复一日的记录有些繁琐枯燥,但它却承载着客观监测和分析居民的生活质量,以更好满足研究制定城乡统筹政策和民生政策的重要作用,必须如实记录、依法统计。
在工作中学统计法,做统计法律法规的坚定捍卫者。虽然接触统计工作才几个月,但自入职以来参加的多个会议、培训和集中学习等都会反复强调统计数据真实准确的重要性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是守护统计数据真实准确的根本法治保障。结合一些因统计造假被依法查处的统计违法案例的学习,我看到部分统计人员忽视《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造成统计数据真实性被破坏甚至政府公信力遭质疑,深刻意识到统计法作为防惩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一把利剑,是发挥统计监督职能的根本保障。作为一名统计人,要认真学习统计政策法规,把《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作为工作上的指南和依据,让统计法规为统计事业保驾护航。
在日常中讲统计法,做统计法律法规的坚定传播者。第五次经济普查正式普查入户登记工作从2024年1月1日至4月30日,这是获得高质量普查数据的关键环节,也是圆满完成普查任务的重要基础。身处普查一线的普查指导员、普查员下乡镇、入企业,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相关规定引导村民、商户等认真贯彻落实统计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准确提供统计资料,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同时在日常工作中,为了引导群众遵守统计法律法规,营造依法统计、诚信统计的良好氛围,我们会穿上标志性的红衣马甲,摆普法展板,拉横幅标语,穿行于街头巷尾中发放宣传折页,解读统计法规。近年来,统计法进党校,统计开放日普法宣传,“入户千家企,执法先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宣传力度持续加大,渗透至基层及群众心间,筑起依法统计依法治统的意识高墙。“法之不宣,首责在人”,我们每位统计工作者都是统计法律法规的传播者,都应自觉主动担负起宣传统计法律法规的神圣职责。
正所谓“无规矩,不方圆”。41余年风雨兼程,41余年砥砺奋进,41余年护航发展,如今统计法治建设已然走进寻常百姓家,引领规范统计事业不断走向开放透明、科学发展。如果说中国经济是一艘巨轮,那么统计法就是护航舰,我们统计人员就是护航员,只有学好统计法、用好统计法、宣传统计法,才能让中国经济这艘巨轮行稳致远。
龙泉市统计局 王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