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5周年景宁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
景宁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198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畲族自治县。建县40年来,景宁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和改革开放的春风,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走在前列”嘱托,深入践行“八八战略”,紧抓省委、省政府为景宁量身定制《支持景宁县走山区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实施方案》的重大机遇,厚植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能,经济发展翻天覆地,城乡面貌沧桑巨变,人民生活蒸蒸日上,走出了一条民族地区推进共同富裕的示范之路。
经济综合实力增强,产业兴县步履不停。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1984年的0.52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02.82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关口。三次产业结构从60.0:41.0:26.0调整为7.5:23.2:69.3。常住人口人均生产总值从1984年的318元增长到2023年的93052元。财政总收入从1984年的254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44.9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994年的745万元增长到2023年17.88亿元。
一产上,景宁立足山区资源、生态优势,不断整合要素,推进农业发展模式转变,着力破解农业“低、小、散”瓶颈,走品质化、品牌化道路,农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23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1994万元,比上年增长4.7%,是1984年的32倍。全年粮食播种面积9.75万亩,粮食总产量3.98万吨。打响“景宁600”品牌。2017年,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口,创立“景宁600”品牌,大力发展“海拔经济”,逐步形成了以惠明茶为主导,以高山蔬菜、中药材为优势,以中蜂、地瓜面、苔藓、多肉等为特色的“景宁600”农业产业体系。做强惠民茶主导产业。40年来,不断探索从“名茶之乡”走向“茶业强县”的发展路径,大力支持惠明茶产业迭代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品牌影响持续提升,先后荣获上海世博会金奖、全国名茶、浙江省十大名茶、中华文化名茶等称号,入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二产上,推进丽景民族工业园和景宁民族创业园平台建设,把招商引资作为产业振兴的唯一出路,引育精密制造和竹木加工两大主导产业,飞科、娃哈哈、宇海、沪特、富乐德等一批项目落户景宁。截至2023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4.3亿元,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7.14亿元,同比增长12.3%;规上工业产值32.72亿元,同比增长27.8%;行业种类达到21种;全县规上工业企业56家,亿元企业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2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战略新兴产业企业1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1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8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中心6家、省级企业研究院1家;浙江飞科电器有限公实现5亿元产值企业零的突破。
40年来,全县建筑业保持快速发展,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打造了一批山区民族特色优秀企业。2023年,我县在库建筑业企业达52家,其中,总承包壹级企业5家,总承包贰级企业17家,总承包叁级企业28家,专业承包企业2家。建筑业年末从业人数达到8495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达到634人。建筑业总产值达到36.16亿元,比2012年增加31亿元,年均增长19.7%。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取得突破性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1.7%,投资重点始终致力于抓关键、补短板、强弱项,多年来,共建设完成了外舍围滩、云景高速、丽景民族工业园、民族创业园、凤凰古镇、东方广场、那云温泉度假村·悬崖上的天空之城等旅游项目、景文高速等一批标志性的大项目。目前投资92亿元的景宁史上最大单体项目沙湾抽水蓄能电站正在建设之中,322、235、638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项目也正在实施。
三产上,景宁总部经济不断发展提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批发行业中的作用尤为明显。2023年批发总部企业已扩增至40家,占限额以上批发业总数的99.3%。在总部企业的带动下,2022年批发业销售额突破千亿元大关,2023年,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达1128.7亿元,为本地的财政税收做出很大贡献。发展增势明显,2023年全县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同比增长24.9%和20.8%。住宿产业体量扩张迅速,2023年相关指标均位列全市第一。个体餐饮业作为餐饮市场的重要经营主体,自2020起实现纳统零突破,2023年限额以上餐饮业个体经营户家数达到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总量的56.3%,对行业拉动显著。
消费市场蓬勃发展。2023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8.8亿元,同比增长6.0%,比1984年的1977万元增长195倍,年均增长14.5%。2009、2014、2018年分别突破10亿元、20亿元和30亿元大关。
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建成东弄畲家田园综合体、那云温泉度假村·悬崖上的天空之城等旅游项目,“中国畲乡三月三”特色品牌彰显,创成全省5A级景区城、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诗画浙江·百县千碗”工程示范县,2023年,全县旅游总收入达22.7亿元。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绿水青山成色更足。围绕县城集聚人口、产业、公共服务“三个80%以上”目标,构建“一核三区两带多地”的县域空间协调发展新格局,全力打造由外舍新城、鹤溪老城和澄照副城构建的核心城区,2023年,常住人口11.06万人,城镇化率达62.7%。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日趋完善。2013年4月11日,云景高速公路正式建成运营,结束了畲乡景宁不通高速的历史;2023年1月4日,溧阳至宁德高速公路(G4012)浙江景宁至文成段正式通车,结束了景宁高速断头路的历史。2023年,全县综合立体交通网络里程达1901.3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5.21公里。全年公路客货运周转量49389.82万吨。开工建设322国道景宁段改建工程、235国道景宁东坑至景泰交界段改建工程、638国道景宁九龙至红星段改建工程等一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为景宁打开了通江达海的“大门”。
生态环境更加宜居。生态环境质量多年保持全国全省前列,2023年,森林覆盖率达81.45%,县城空气优良率达100%,PM2.5均值为18μg/m³,地表水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占比达100%,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省级森林城市、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省级大花园典型示范县、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幸福河湖建设试点县等。
民族团结成效显著,幸福指数更加凸显。先后制定出台《景宁畲族自治县自治条例》和《景宁畲族自治县促进惠明茶产业发展条例》等6部单行条例,进一步完善自治县民族团结、社会事业、文化教育、特色经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制度规范,不断提高依法自治的能力和水平。大力传承发展畲族文化,弘扬畲族忠勇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族群众一家亲局面不断巩固。设立自治县以来,先后有5人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5家单位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23年,全县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992元,比上年增长5.7%。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767元,同比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00元,同比增长7.5%。1984年农民纯收入148元,1984年至2023年,年均增长13.9%。城乡收入比进一步缩小,2023年达到1.77。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91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18%,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2.2万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提标扩面人数新增1993人,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1.7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1952人。
实施“小县优教”。2023年全县拥有学校39所,在校学生17227人,推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创成全国民族地区智能教育试验区,成立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景宁民族学院。实施“小县优医”。以片区卫生院为节点,以云诊室为技术支撑,打造“1+4+N”医疗片区化改革体系。2023年,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107家,其中县级公立医院1家,每千人拥有职业(助理)医师数为4.23人,县域就诊率91.88%。实施“小县优养”。推进养老服务“爱心卡”、儿童之家、普惠托育等省级改革试点,构建起符合山区实际的养老服务和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完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等一批公共文体设施,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城市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