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跨越式发展 建设成就硕果累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丽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之七
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在丽水市的发展历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丽水市不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持续加大投资力度并优化投资结构,为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条件改善等多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有力促进了丽水加快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一、投资规模实现历史性跨越
新中国成立以来,丽水投资建设的飞速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195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仅6万元,1979年突破5000万元,1982年首破1亿元,1993年突破10亿元,2002年突破百亿元,2013年(自2011年始,固定资产投资口径为计划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时取消全社会投资口径)突破500亿元。2023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突破千亿元,新中国成立以来年均增长达21.8%。
图1 主要年份丽水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情况
回顾新中国成立75周年以来的发展历程,丽水市投资主要经历4个显著的发展时期。
(一)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1950年-1978年)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丽水地处浙西南山区,鲜有国家及省级重点投资。1950-1978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仅为 4.51亿元,平均每年投资仅0.24亿元。投入不足大大制约了丽水经济社会发展,导致1950-1978 年间,全市GDP年均增速仅为5.9%。
(二)改革开放至撤地设市(1979年-2000年)
改革开放以后,我市在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及社会事业等各个方面开展了投资建设。特别是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我市投资规模持续快速扩张,1993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亿元,1995年翻番突破20亿元,1999年再突破30亿元。至2000年,全市投资达49.20亿元,较1979年扩大了近百倍。此期间,全市累计完成投资233.10亿元,年均增长达26.5%,为丽水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三)撤地设市至党的十八大前夕(2001年至2012年)
撤地设市后,丽水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全市主动接轨全省五大“百亿工程”,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到2012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71.98亿元,这是1950至2000年51年来投资总额的2.0倍。2001年-2012年,累计完成投资2830.0亿元,年均增长20.7%,其中撤地设市之初的2001年、2002年和 2003年呈跳跃式增长,增速分别达47.9%、39.7%和41.0%,年年跨上新台阶,这标志着丽水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撤地设市以来12年累计投资额是1950年至2000年51年投资总额的11.9倍。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至今(2013年-2023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丽水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通过持续优化投资结构,有效推动全市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2013-2023年,累计完成投资8394.0亿元,是1950年至2012年63年投资总额的2.7倍,年均增长7.6%,建成了云景高速、龙庆高速、金丽温天然气管道、金丽温高速铁路、衢宁铁路、冒险岛水世界、江滨商务中心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逐步引进半导体投资项目建设,缙云、景宁庆元和松阳等县抽蓄项目稳步推进,尤其丽水机场建筑单体全部结顶,更是迈入工程建设向试飞运营衔接的冲刺阶段。投资结构不断改善,投资质效稳步提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
二、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与升级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丽水的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1978年,第一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58.2%,显示出产业间发展极不平衡。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全市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工业及服务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丽水持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投资重点逐步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倾斜,三次产业协调性明显增强。
从固定资产投资分产业看,1978年一二三产业的投资比例为12.4:55.5:32.1,而到了2023年,这一比例已调整为0.4:27.5:72.1。全市第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投资力度显著加强,形成“三二一”的产业投资格局。
图2 1978年与2023年投资产业结构对比
(一)工业投资加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近年来,丽水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致力于构建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建设。通过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统筹推进半导体、人工智能、智能家居等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的培育和发展,持续加大工业投资力度。从1978年0.17亿元的工业投资,到2000年首次突破10亿元,再到2012年达到156.9亿元,丽水的工业投资实现了快速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2018年以来,新型工业化进程进一步提速。2018-2023六年间,全市工业投资年均增长19.7%,除2020年、2021年受疫情影响之外,工业投资增速均不低于总投资增速。2023年完成工业投资290.6亿元,占同期总投资额的27.5%,同比增长51.7%,远高于总投资增速(15.6%);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更是达到了70.2%。富乐德半导体、吉利热管理、怡亚通高端装备制造等“大好高”工业项目持续推进,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
图3 2018年以来工业投资增速与总投资增速对比(单位:%)
(二)基础设施投资推动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2018年以来丽水市在交通、能源、电力等领域实施了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使得基础设施条件极大改善,城市万象更新。2018-2023年,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年均增长14.3%。2023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30.5%,占同期投资总额的29.9%。其中:交通运输业投资同比增长18.0%;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同比增长9.7%;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投资同比增长137.2%。通过大规模的投资建设,全市实现了高速县域全覆盖、高铁通车、机场建筑单体结顶,同时缙云、景宁、庆元、松阳等地抽水蓄能项目也陆续推进,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善,不仅突破了丽水经济发展的“瓶颈”,也显著提升了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
图4 2018年以来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与总投资增速对比(单位:%)
(三)投资主体多元化趋势不断显现
改革开放初期,丽水投资主体基本为单纯的国有经济单位,结构单一。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大力支持与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激发民间资本的活力,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民间投资呈现较快增长的态势。全市民间投资从2003年的 63.9亿元,到2007年突破百亿达到116.4亿元,再到2023年达到471.6亿元,投资总量是2003年的7.4倍,年均增长达10.5%。这一变化不仅丰富了丽水的投资主体结构,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投资助力民生事业发展成绩斐然
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不断加强民生重点项目建设力度,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一)居住条件实现历史性跨越
改革开放后,我市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居民的居住条件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房地产长效机制加快构建。从2013到2023年,全市商品房年均销售面积约241.5万平方米,彰显了房地产市场的活跃与繁荣。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0.1平方米,比1978年的6.5平方米增长5.2倍;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也达到57.7平方米,比1980年10.5平方米增长4.5倍。这一显著增长反映了居民居住条件的巨大改善。近年来,我市还持续统筹推进“小县大城”、“大搬快聚”等变革型实践,进一步提升了居民的居住品质。2023年,全市圆满完成“大搬快聚富民安居”五年计划、帮助15.7万山区群众下山奔富。同时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6个,新增未来社区11个,确保了有住房需求的低保、低边家庭全部纳入住房保障。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
丽阳坑、好溪堰水系等一系列市区内核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的逐步完工,标志着我市生态水利系统的不断完善和防洪保障能力的显著提高。义龙庆高速丽水段、235国道东坑至景泰交界段等重大项目开工,以及衢丽铁路衢州至松阳段全线开工,都为我市交通网络的优化和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瓯江航道船寮至温溪段通航和丽水机场建筑单体全部结顶,也标志着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进展。2023年,交通、水利和能源投资增速高居全省第二,全市交通类投资116.8亿元,占基础设施投资比重为37.0%,进一步凸显了我市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强劲势头。同时,全市各县(市、区)天然气管道铺设项目陆续完工,也实现了天然气“县县通”的目标。景宁和松阳抽水蓄能电站、庆元百花岩风电场、缙云抽水蓄能项目等绿色能源基地建设的持续深化,以及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项目遍地开花,都为我市能源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社会民生服务设施日益完善
华东师大附属丽水学校、市图书馆、市人民医院东城院区、江滨商务中心、水上运动中心、生态体育公园等一批重大建设项目陆续落地和建成,标志着我市公共事业和民生服务设施日益完善。这些项目的建成,不仅提升了公共服务能力水平,也为居民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我市还稳步推进诗画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建设,2023年,建成220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新增22家乡村博物馆、16家24小时城市书房。这些民生项目的实施和完成,不仅彰显了政府对民生事业的重视和投入,也让居民切实感受到了城市发展的温度和质感。